日前,我校第十六期团干培训班顺利落下帷幕,来自全校92个新生班级团支部及校院两级学生会的266名学生骨干代表,在经过半个月的学习培训后,顺利拿到结业证书,其中56名学员因表现优异,获评“优秀学员”荣誉称号。

团干培训班作为深化我校共青团改革攻坚、大抓基层团建和“一学一做”教育实践等工作的有力载体,在今年迎来了改革创新:“三明三康”的内涵全方位融入培训体系的每一个环节,融入学生团干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创新,“三明三康”从理念具象为一种学习工作方式,一种生活理念,一种服务态度,为学生团干的培养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聚焦“三明三康”有内涵
本次培训班紧密结合学校提出的“三明三康”育人理念,围绕相关内涵设计“明德致善”、“明理致用”、“明志致远”、“思想健康”、“心灵健康”、“生命健康”六大篇章,从广大团学干部的思想提升、能力提高、沟通交流等方面入手,通过理论学习、主题实践、专题调研、健康打卡、素质拓展、实务实训、成果汇报、撰写心得等多种学习交流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引导学员在深入实践中坚守“三康”底线,树立“三明”追求。
在持续半个月的培训过程中,共举行5场有针对性的理论课、2场心理素质拓展、1场成果汇报以及多次主题实践,让学员们更准确的由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运用,更深刻地理解、把握“三明三康”的生动内涵与多样形式,为团学干部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习生活中提供了一套正向且有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聚焦理论学习有收获
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紧密结合共青团的工作实际,聚焦基层团组织的重点工作,从青年团学干部的群体特点和需求出发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是本次团干培训班课程设置的重要考量依据。
校党委廖景榕副书记以《学生干部: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为主题,向广大团学干部解构了“学生干部”的价值、定位及作用,并重新构建对学生干部身份与职责的认知,提供了一套清晰可行的方法论,帮助广大团学干部们明确了立场,更坚定了信心。除此之外,《学团史团情,牢记入团初心使命》、《以新媒体赢青年—共青团干部的新媒体思维》、《锻炼、成长、成才——做一名优秀的班长/团支书》……每一堂课程的设计都直接切入广大团学干部工作开展中的重点与难点,课程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学员们纷纷赞叹,每一堂课都“干货满满”。
聚焦实践服务有成长
工作系统操作培训、红色研学、志愿服务、校园文明督导、专题调研、健康打卡,将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融入半个月的培训班日程中,除了“干货满满”,更是“收获满满”。志愿服务开展20次,健康打卡坚持12天,撰写调查报告20篇,这些数据虽不足以概括培训班的成绩,却也用另一种形式记录了学员们成长的印记。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主动融入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化身校园卫士,在南门口人脸识别系统出入口、公交车站、教学楼等地开展校园文明行动督导,深入社区、城市休闲区,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在服务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关注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围绕食堂食品卫生、校园安全隐患、宿舍致用学堂、学生运动习惯四大主题展开调研,覆盖在校学生群体2578人,形成20篇调研报告,提出了39条有效建议。实践与服务的过程,也是培训班学员们不断践行“三明三康”,砥砺德行、立己立人的过程。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共青团员们寄予了高度信任和殷切希望,对团学干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团学干部能筑牢“三明三康”的精神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积极为学校“创应用强校 育致用大才”的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校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