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润心 培根铸魂 | 校领导带头走进课堂讲授思政课
发布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3-04   浏览次数:1065

为进一步贯彻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相关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近期,校领导纷纷走进课堂一线、走上讲台,用创新的理论、严谨的逻辑、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为广大学子带来一场场富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大思政课”。



校党委书记赖锦隆讲授“开学第一课”

3月10日,三明学院党委书记赖锦隆以《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担当》为题,面向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青年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赖锦隆从中国式现代化之问说起,与师生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开创、推进和拓展的结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赖锦隆运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的对比分析,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他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青年大有可为。希望青年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自觉沿着新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去、顶得上去,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展现舍我其谁的精神风貌,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永久奋斗、团结奋斗。

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结合校友故事和身边典型,赖锦隆鼓励师范生明德明理明志,勤学苦练,扎根基层,成长为传播知识和思想、塑造灵魂和生命的新时代教师,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许晓微同学说:“这堂课,让我感受到一个国家的进步应有青年的足迹,我们应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主动的精神,投入到未来教育事业中去”。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蔡丽婷同学表示,要在自己的专业上下力气,将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准,心怀阳光,眼望远方,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追梦圆梦。

(党政办、教育与音乐学院/供稿)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乾廷讲授思政课

3月20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乾廷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为题,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为资源与化工学院学子讲授思政课

王乾廷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带领同学们系统回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阐述了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百年矢志不渝的奋斗,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接续完成历史任务,产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并由此引申,从“接续奋斗”、“立足国情”、“凝心聚力”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王乾廷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中国国情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要时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相信中国式现代化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用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020级材料化学班江泽龙同学说道:“今天聆听了王校长的思政课进一步了解了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重要性,明白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点任务,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将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持续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社会发展当好青年表率。”

(资源与化工学院、党政办/供稿)



校党委副书记廖景榕讲授思政课

3月15日,校党委副书记廖景榕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为题,为艺术与设计学院2020级学生、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支部学生党员和第八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全体学员讲授思政课。

课上廖景榕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进、基本内容、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战略安排等的梳理和解读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并以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视角,从出场逻辑、在场逻辑、战略逻辑个维度引导同学们客观认识青年中国式现代化两者之的内在关系。

廖景榕勉励同学们要立志在面向知识的现代化、面向世界的现代化、面向未来继承优秀历史的现代化、面向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勇于担当国之重任的现代化方面用情用力,力求作为以青年的现代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与设计学院2020级产品设计2班李闯同学说:“听完廖副书记的思政课,感受颇深,今后自己将会用行动投身于中国现代化的热潮之中,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人才力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 /供稿)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君诚讲授思政课

3月15日,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君诚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为题,面向体育与康养学院2020级全体学生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党支部青年师生开设思政课。

张君诚开篇从百年梦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九大内涵方面入手,形象生动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随后以体育学类专业为例深入分析专业特色与竞争力带领同学们展望体育学科专业发展前景

张君诚结合近期学校与4所“沪明合作”高校对口交流情况鼓励同学们尽早树立目标,积极通过升学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自我,以“行则将至”的决心和“做则必成”的信心,青春之力谱写盛世华章,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讲座反响热烈鼓舞人心2020级体育教育1班刘玲玲说:张副校长的讲座让我们更加清晰认识到青年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责任与担当为准毕业班的我们指明努力方向。身为体育人我们要为心中的体育梦勤学苦练,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奉献力量。

体育与康养学院/供稿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龙讲授“开学第一课”

3月9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龙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题,为机电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学子上了一堂思政大课。

课上,吴龙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基础以及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担当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化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路径要求,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和理解。

吴龙指出,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打好专业基础,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不忘初心,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让自己的青春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张柏玲说:“听了这堂思政课,我感触颇深,作为深受时代滋养的青年学生,我们须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做坚持初心、稳步前行的社会建设者。”

(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供稿)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松明讲授思政课

3月23日下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松明教授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为题,在靖远楼101教室为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子上了一堂动的思政课。

课上,谢松明以中美博弈大背景作为开篇,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论断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们党接续奋斗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

谢松明寄语学子们,要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挑大梁当先锋,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建筑工程学院20级风景园林1班的陈同学表示,谢副校长的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绽放绚丽之花。

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供稿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林建伟深入课堂讲授思政课  

2月28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林建伟在行政楼附楼报告厅为海峡理工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学子讲授题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思政课。

课上,林建伟围绕“持续奋斗,追求千年梦想”、“立足国情,开辟全新道路”、“凝心聚力,推进复兴伟业”三个方面,从历史、文明、时代、实践四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林建伟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他结合自身成长历程,与学生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扬斗争精神,珍惜党领导人民革命奋斗的成果,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成长成才。

海峡理工学院2020级土木工程学生张佳伟感悟道:“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展,未来的方向和路径也已经明晰。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青春力量。”

(海峡理工学院、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供稿)




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游龙桂讲授思政课 

3月9日下午,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游龙桂副教授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为文化传播学院2020级学生和资源与化工学院学生党员讲授思政课。

游龙桂围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一主题,从“接续奋斗,追求千年梦想”、“立足国情,开辟全新道路”、“凝心聚力,推进复兴伟业”、“青年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勇当开路先锋”四个方面作了深刻阐述,并结合案例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

游龙桂寄语同学们,要认清历史机遇,正确认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化传播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的黄倩同学表示,游书记的讲课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案例生动,为大家进一步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理解,具有很强的指导和教育意义,是一场富有理论性、思想性、引导性的“思政大餐”。

(文化传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