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开展“青春志愿行 奉献新时代”2025年学雷锋月系列主题活动
发布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10

从理论宣讲的声声入耳,到教育帮扶的寓教于乐,从基层服务的情暖社区,到街头展演的能量汇聚……这个三月,三明学院发起“青春志愿行 奉献新时代”学雷锋主题活动,通过整合多元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引导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历练自我,塑造品格,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雷锋精神。

“新”意满满,雷锋精神破圈传播

在学校发布的三月学雷锋主题团日活动指引下,各级团组织不断拓展和丰富学雷锋的活动场景和内容,让雷锋精神成为青年可感可触的精神坐标。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锋华正茂”主题宣传,参与者们以知识竞赛和“志愿盲盒”实践挑战的形式,对雷锋生平和雷锋语录对答如流,在趣味闯关中体悟奉献真谛。艺术与设计学院发起“绘Q版雷锋,创三月萌动新风尚”——校园Q版雷锋手绘比赛,数百名学生报名参与,把对雷锋精神的感悟绘于指尖,助力实现雷锋精神的年轻化表达演绎。

2024级人工智能与数学专业团支部结合专业特色联合开展主题团日,精心设计讲述雷锋事迹、AI互动问答、情景模拟讨论、原创诗歌朗诵、“互助盲盒”等环节,激发青年学子对新时代传承雷锋精神的思考和实践。

从校内到校外,雷锋精神的创新实践在延续。3月5日,三明学院雷锋国际志愿者队通过授旗仪式正式宣告成立,作为三明市首支学雷锋国际志愿者团队,来自十个国家的36名中外师生致力于通过公益活动传播雷锋精神,推动国际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团队负责人、来自孟加拉国的外籍教师吴迪表示,“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立足全球,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开展各类国际志愿服务活动,为世界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地联动,志愿实践深度赋能

去年三月,三明学院团委与三明团市委联合推出“青春萤火学堂”教育关爱帮扶活动,一年来“学堂”在全市11个县市区、21个基层社区及乡村、23所中小学校及教育中心落地生根,近4000人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覆盖13000余名少年儿童

这个三月,新一季“青春萤火学堂”再度启航,先后实现在三元区陈大镇中心小学、永安市罗坊乡中心学校的落地,志愿者们精心准备安全教育、体适能训练、趣味实验、韵律舞蹈、语言启智、文化体验等课程,为乡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铺就鲜艳底色。

学校不断探索地方所需、学生所能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在夯实“青春萤火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青春萤火学堂”教育关爱帮扶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提出“青城合伙人”文明实践服务,以系列“青”字号项目打造青年服务城市文明实践的雁阵格局,深化校地协作,引领大学生为助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月下旬以来,“青城合伙人”实践活动掀起三明城市街头的文化潮流。200余名青年志愿者每周末固定走进三明街社区、商区开展驻唱街演、健身操教学带练等文化服务活动12场次,同步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地方团组织、文旅等相关部门,融合文明宣讲、青团夜校课程表演、反诈知识问答等服务项目,以“小切口”撬动“大文明”,让广大市民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温暖,更为城市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多元参与,精神谱系迸发新彩 

77项志愿服务活动、3776人次青年志愿者、15370人次被服务对象,简单勾勒出三明学院青年学子参与学雷锋主题活动的火热场景。青年志愿者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投身基层治理、环境整治、关爱“一老一小”、爱心捐赠、文明宣讲、文化传承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面向三明市福利院儿童的书籍物品爱心捐赠活动,同学们累计捐出相关书籍、生活用品100余件,表达对福利院同学的温暖祝愿。体育与康养学院“三立方”志愿服务队走进国德养老院,组织老人们进行简单的康复练习,为部分身体状况特殊的老人量身定制康复训练方案志愿者们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专业的服务让老人们倍感安心。

经济与管理学院萤火虫志愿服务队携手台湾学生,前往将乐县白莲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雷锋精神讲堂、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六点半”护苗课堂等形式,促进闽台文化交流与情谊融合。海外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组织“小红帽”志愿服务队、雷锋国际志愿者队赴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中外师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暖特校”志愿服务,用中英双语讲述雷锋的生平故事和经典语录,用“一对一”助教课堂帮助特校孩子辅导功课,解答学习难题。

青年志愿者们践行雷锋精神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的决心坚定而执着。“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学雷锋的系列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用志愿红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增色添彩。”三明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林一铭如是说。